S型雙吸中開離心泵裝配與拆卸:
1、裝配轉子部件:依次將鍵、葉輪、軸套、軸套螺母、填料壓蓋、擋水圈裝在軸上,套上雙密封環,裝上軸承部件和聯軸器。
2、分別檢查轉子部件上葉輪的密封部位外圓的徑向跳動,不超過下表規定:
名義直徑 |
<5.0 |
>5.0一1.2.0 |
>1.2.0—2.60 |
>2.60-5.00 |
>5.00-8.00 |
>800—1250 |
跳動量 |
0.06 |
0.08 |
0.10 |
0.12 |
0.15 |
0.20 |
3、將轉子部件和螺柱裝在泵體上,裝好軸承體壓蓋。用軸套螺母調整葉輪的軸向位置到泵體流道的中間,加以固緊。
4、裝上填料,放好中開面紙墊,蓋上泵蓋,打緊螺尾錐銷擰緊泵蓋螺母。壓緊填料壓蓋。但不要將填料壓得太緊,過緊會使軸套發熱,同時耗能增多;也不要壓得太松,過松會使液體滲漏大,水泵效率降低。裝配用手轉動轉子,無卡擦、輕滑均勻即可。
6、拆卸可按上述裝配順序相反進行。
S型雙吸中開離心泵安裝:
1、檢查水泵和電機應無損壞。.
2、水泵的安裝要保證裝置提供的汽蝕余量大于泵給定的汽蝕余量值。基礎尺寸應符合泵機組的安裝尺寸。
3、安裝順序:
(1)將水泵和電賈套上地腳螺檢,戴上螺母,放在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混凝土基礎上。用調整基間楔形墊塊的方法,校正水平,并校好泵上電機軸的同軸度。然后將全部地腳螺孔灌滿混凝土。
(2)待混凝土干固后,再校泵與電機軸的同軸度。在兩聯軸器外圓上校正,誤差不大于0.1mm。端機間隙沿圓周不均勻度允差0.3mm。緊固地腳螺母后查校正精度,然后在電機與泵腳底部灌滿混凝土,但楔形塊周圍必須空出。
(3)檢查電機旋向與泵相符合,裝上聯軸器的連接柱銷。
4、進出水管應另設支撐,不得借泵體支承。
5、泵與管路之間結合面,應保持良好密封性,尤其是進水管路必須嚴格保證不漏氣,并在裝置上應無窩存空氣的可能。
6、如水泵裝置在進水水位以上時,為了灌了起動,應裝底閥。也可采用抽真引水的方法。
以上為不帶公共底座的泵機組的安裝方法和要求,對于配帶公共底座的泵組的安裝,參照上述方法進行。
S型雙吸中開離心泵啟動、停止與運行
一、啟動與停止:
1、啟動前,轉動機組轉子應輕滑均勻。
2、關閉出水閘閥,灌引水(若無底閥則用真空泵抽氣引水),要保證泵內充滿水,無空氣窩存。
3、如呆泵上裝有真空泵,要關閉其與泵連接管路上的旋塞,再啟動電機,待轉速正常后再打開。然后逐漸打開出水閘閥,達到所需流量。
4、均勻地擰緊填料壓蓋上的螺母,使液體少量漏出,同時注意填料腔的溫升。
5、當水泵停止運轉時,要先關閉真空表的旋塞和排水管路上的閘閥,然后停止電動機。所處環境的溫度較低時,應將泵體下部的四方螺塞打開,以免凍裂泵體。
6、長期停止使用時,應拆開水泵,將零件上的水擦干,在加工表面上涂上防銹油。
二、運行
1、水泵軸承高溫度不應超過75℃。
2、潤滑軸承用的鈣基黃油的數量,以占軸承體空間1/3~1/2為宜。并應定期更換。
3、填料磨損時,可適當壓緊填料蓋。若磨損過多,應更換。
4、定期檢查彈性聯軸器部件,注意電機軸承溫升。
5、運轉過程中,如發現噪聲或其他不正常聲響時,應立即停車,檢查原因,加以消除。
6、不得任意提高水泵的轉速,但可以降速使用。
S型雙吸中開離心泵常見故障及消除方法:
故 障 |
原 因 |
消除方法 |
泵不出水,壓力表及真
空表指針劇烈跳動。 |
注入泵的水不夠夕進水管漏氣。 |
再往泵內注水,堵塞漏氣處。 |
泵不吸水,但真空表顯
示高度真空。 |
底閥沒打開或淤塞,吸水管阻力
不大,吸水高度太高。 |
校平或更換底閥,清洗或更換吸
水管,降低吸水高度。 |
泵不出水,壓力表顯示
有壓力。 |
泵軸旋轉方向不對,出水管阻力
太大,葉輪淤塞,轉數不夠。 |
改正轉向,檢查水管長度或淤
塞,清洗葉輪,增加轉數。 |
泵流量減少或揚程下降。
|
葉輪或管路阻塞,密封環或葉輪
磨損嚴重,轉速低于規定值。 |
精洗葉輪或管路,更換損壞的零
件,調整到額定轉速。 |
泵消耗的功率過大。
|
填料壓得太緊,葉輪與雙吸密封
環磨損,流量過大。 |
打松填料壓蓋,消除機械擦,
關小出水閘閥。 |
泵內聲音反常,吸不上 水。 |
吸水高度過高,吸水管漏氣,流
量過大,發生汽蝕。 |
減少吸水高度夕堵塞漏氣處,調
節出水閘閥在規定工況用。 |
泵振動厲害。
|
泵發生汽蝕,葉輪不平衡,泵電
機不同心,地腳螺栓松動。 |
消除汽蝕,葉輪校平衡,校泵與
電機的同軸度,擰緊地腳螺栓。
|
軸承過熱
|
潤滑油不足或過金,或變質,泵
與電機軸不同心。 |
檢查油量,清洗軸承并換油,校
泵軸與電機的同軸度。
|
|